【乙年.大齋期第二週‧週二】
【晚禱經課】
希伯來書11章1-3, 13-19節 亞伯拉罕靠著信心遵行上帝的命令
【默想】
從經文看來,信心是一段旅程的起點,所以先賢都是先從這個起點出發,離開舊的環境─無論這環境看起來多麼安全或眩目,或者多麼不堪,但是它們向著一個上主對他們作出,尚未實現的「應許」,且這其中又是一個無法用言語道盡的「未來」啟航。這是多麼不易的事啊,你可曾有這樣的體驗?此外,起點固然重要,但是過程中的堅持也一樣重要,信心是包含了起點也包括了過程,信心前輩們的榜樣就是這種「創始成終」的歷程。你明白上主對你的應許嗎?你的起點在哪裡?一個「更美的家鄉」,多麼好的形容!「我答答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我是過客」(鄭愁予的詩),即使是在人間的應許之地,也只不過是上主應許更美的家鄉的預表,這一切都是上主教育我們的過程,在信心的路上,我們有暫時的家鄉,有臨時的歸宿,但我們心裏清楚生命要真正的實現,最終是要回到更美的家鄉!那才是生命的歸宿,是為信心中走向歸鄉路途的人所預備的,無論路上曾經怎樣跌倒與迷失,這條路總在我們的前面,成為我們的抉擇;所以信心的回應就是作出抉擇,只要肯回應上帝的應許,就回到返鄉的路上。請問你經文所提到的信心的先賢,他們有何共通之處?他們在信心裏所作的事情,與他們同時代一起生活的人有何不同?他們的結果如何?這些人給了你什麼榜樣?心中更美的歸宿在哪裏?
【經文默想】
希伯來書11章16節
其實他們所羨慕的是一個更美的,就是在天上的家鄉。所以,上帝並不因他們稱他為上帝而覺得羞恥,因為他已經為他們預備了一座城。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