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年.聖靈降臨期第廿一週.週一】

【早禱經課】
約伯記8章1-22節 比勒達的第一次回答
【默想】
比勒達論點中的邏輯是這樣的,「上主是絕對公義的,所以祂所管教的人,一定有需要被管教之處;因此受管教的人要先思索在什麼事上得罪了上主,以及要為此而悔改。」這樣邏輯的另一個結論是受苦的人一定有其「可惡」之處,所以一定要悔改,才能獲救。這樣的理路在教義上可能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對一個活生生在受苦中的人而言,此時,他需要的可能不是教義,他也需要被人了解。他需要人的正視,此刻他所受的苦,也更需要人了解他當前的掙扎。換句話說,教義思考需要冷靜,理路清晰,表達條理;但是對於活生生的人,則必須要作到「同理」,感同身受他在受苦中,對上帝產生困惑的感受。感受本身並沒有對錯,需要被聆聽與陪伴,若此時用冷冷的教義回應,有時並無濟於事。所以當我們對在苦難中的人說「你應該…」之前,可能需要體現更多的溫暖與理解。請反省你是否有時也會太過「冷漠」地從教義的角度,來看待身陷困境中的弟兄姊妹?
【經文默想】
約伯記8章5-6節
你若切切尋求上帝,向全能者懇求;你若純潔正直,他必定為你興起,使你公義的居所興旺。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