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年.聖靈降臨期第廿四週.週二】

【早禱經課】
以西結書18章1-32節 拋棄所犯的一切罪過
【默想】
整段經文在駁斥當時民間的一句俗語:「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了」,先知此番強調,其實凸顯了個人的責任,人因自己對上帝的態度與行為,要面對上帝的評價(審判)。這樣一來,就防止一種不必要的「悲觀主義」的觀點,這種觀點使人看不到盼望。另外也防止一種不必要的恐懼,好像我們隨時會因莫名的因果而招致報應。先知要求我們面對上帝,承擔責任,依靠上帝,開展祂所喜悅的生活,這是上帝的公義或公平。也是正確的信仰觀念。然而,近來基督教信仰在台灣有「民間宗教化」的憂慮,許多人沒有根據地危言聳聽,說我們所在的地方因為在歷史上曾有人流血的事件,所以我們是被控訴、被詛咒的;或說我們先人因為拜偶像,所以我們會被鬼纏身等等。但是以西結告訴我們「父親吃葡萄不會酸了兒子的牙」,「兒子不必擔當父親的罪孽」,我們信仰可貴的地方是義人若轉離義行,他必因所作的滅亡,惡人因離惡行義必因此而生。上主的公義是每個人要面對面地與上主相遇。你曾被那些「民間宗教」式的信仰論述所困擾嗎?你可知道你要為自己的生活動向負責嗎?
【經文默想】
以西結書18章20節
惟有犯罪的,卻必死亡。兒子不擔當父親的罪孽,父親也不擔當兒子的罪孽。義人的善果要歸自己,惡人的惡報也要歸自己。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