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三讀三禱
讀經.默想

每天早上六時‧中午十二時‧下午六時更新
(台北時間,GMT+8:00)

#Reading&Prayer

  • 【丙年.聖靈降臨期第廿四週.週六】

    2025年11月22日(早禱) 【丙年(路加年).聖靈降臨期第廿四週】每日三讀三禱運動

    【經課】

    耶利米書22章18-30節 你的牧人要被風吞吃

    【默想】

    接續王室的講章,耶利米繼續預言約雅敬的結局。他最後被俘虜到巴比倫,過世時百姓都不舉哀,並以嘲弄的口吻道:「哀哉,我的哥哥!哀哉,我的姊姊!」來代替正式的「哀哉,我的主!哀哉,我主的榮華!」可見他是多麼地不得民心。最後先知用一個雙關語來嘲弄他們這些猶太貴冑們的下場,先知說他們是:「你的牧人要被風吞吃」,「吞吃」一詞原意有「放牧、趕(羊)」的意思,所以直譯為「風將牧人『放牧』了」,也就是說這些國內的當權者,上主將羊託付給他們,如今自己都要被放逐到他鄉、被擄到異地了。接著先知論到約雅敬的兒子,約雅斤(登基前名為哥尼雅),他雖然開城投降,但仍與母親族人、臣民、聖殿的器皿、以及專業的匠人等都被擄到巴比倫。先知感嘆道,象徵王權的指環被摘下來無人繼承,他一生也沒有回到他出生的地方。終其命運他是一位可憐的傀儡。這對父子都被史書評鑑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他們一個是可以有所作為,卻「反倒行惡」,另一個則是即使想要有所作為卻是不能。看完他們的結局,不禁想到你、我現在是處在怎樣的情境呢?是「有機會但不作為」?還是「無法作為」呢?

    【經文默想】

    耶利米書22章21-22節
    你興盛的時候,我對你說話;你卻說:「我不聽。」你從年輕時就是這樣,不肯聽我的話。你的牧人要被風吞吃,你所親愛的必被擄去;那時你必因你一切的惡行抱愧蒙羞。

每日三讀三禱指引:如何開始三讀三禱? 默想聖言的步驟


每週文字檔下載

專題文章

  • 鄭沂珊姊妹/撰

    1. 新天新地,永約永依
      以賽亞宣告上主必創造新天新地,使過去的哀哭不再記念(以賽亞書65章17–25節),並以母親的慈懷安慰祂的百姓(以賽亞書66章1–13節)。使徒彼得提醒信徒,在試煉中仍要因復活的盼望而歡喜(彼得前書1章3–9節),希伯來書更指出基督一次獻上自己,帶來永遠救贖(希伯來書9章23–28節)。這是上主更新的應許:不僅更新天地,也更新人心。
      💡當世界充滿衝突與失望,你是否仍仰望那位創造新局的上主?你是否願意讓祂的安慰與救贖成為你信心的根基,活出新造子民的盼望?
    2. 真誠行道,愛中建造
      以弗所書呼召信徒除去虛假,說誠實話,以愛心彼此建立(以弗所書4章25節–5章2節);哥林多前書則教導我們,自由須以愛為界,為使一切榮耀上帝(哥林多前書10章23節–11章1節)。耶利米警戒君王不可貪婪與欺壓,而要施行公義(耶利米書22章1–17節),正如耶穌指責宗教領袖虛有其表,卻失去憐憫(馬太福音23章37節–24章14節)。
      💡 信仰的真實不在言辭,而在行動。當我們被虛偽宗教與功利文化包圍時,是否仍能活出真誠與愛?你是否願意讓生命成為見證,使公義與憐憫同行?
    3. 忍耐信守,盼望恆久
      主耶穌預言聖殿傾覆與逼迫來臨,卻應許「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路加福音21章5–19節)。帖撒羅尼迦後書勉勵信徒在困難中不要懶惰退後,而要堅持行善(帖撒羅尼迦後書3章6–13節)。以賽亞異象中,耶和華的榮光終必照耀,使黑暗變為光明(以賽亞書60章17–22節;66章14–24節)。
      💡 信心的忍耐不是消極等待,而是積極信靠。當試煉延長、環境逼迫時,你是否仍堅守那永不落空的盼望?你是否相信上主的榮光終將臨到,照亮一切忍耐等候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