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年.聖靈降臨期第廿六週‧週三】

【晚禱經課】
提摩太前書5章9-16節 教會救濟無倚靠的寡婦
【默想】
耶穌回到自己家鄉的會堂讀經,為何會引起如此的敵視呢?耶穌所讀的經文,乃是引自以賽亞書六十一章1-2節,但是耶穌並沒有讀完最後一段的文字,也就是那句「上主報仇的日子」。猶太人一直注意上主為了他們要向外邦人,特別是欺壓他們的人報仇,這種心態,也形成了他們對彌賽亞盼望的特色,一個替他們報仇的彌賽亞。然而耶穌不但沒有提到向外邦人「報仇的日子」,甚至還舉了昔日救過先知以利亞的外邦婦人,以利沙、以及也幫助敵國的將軍乃縵。這些都是拿撒勒人似乎忘了的恩典,上主的好消息原來是關於貧窮的(經濟上需要援助的)、被擄的(不得自由)、瞎眼的(或有病痛的,過去以為這是犯罪的結果)、受壓制的人(活在各樣的壓制下不得自由、看不到希望的人)。這些人在猶太人中仍然存在,這些原本都是遵守律法的社會所不應該存在的,可見他們並沒有認真認識律法的真意,他們關心的只是外人如何遭報,同時也忘記了自己也與上主的標準仍有一段距離。所以當耶穌未提到上主向外人報仇的經文時,引起了民眾的憤怒。有時要求自己所屬的群體反省,實在是極不容易的事,自己人點出自己人的盲點,往往不會得到讚賞,甚至還會受到敵視,這是極需要勇氣的事。你可有勇氣對自己,以及對自己所在的群體提出反省呢?路加福音這段記載被視為「彌賽亞的就職演說」,請問在耶穌的使命宣言中,有多少屬社會的向度?有多少屬人內在的向度?你覺得這兩者之間有何關係呢?
【經文默想】
提摩太前書5章16節
信主的婦女若有親戚是寡婦,要救濟她們,不可拖累教會,好使教會能救濟真正無助的寡婦。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