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晚禱) 【丙年‧聖誕節期.新年】

【丙年‧聖誕節期.新年】

2025年1月1日(晚禱) 【丙年.聖誕節期.新年】每日三讀三禱運動

【晚禱經課】

馬太福音25章31-46節 山羊與綿羊之分

【默想】

馬太福音在廿四章以後,就展開一連串有關「彌賽亞再來」的比喻,今天的經文是其中的一段,所以我們不能只單憑這段經文作為人子再來時審判的唯一標準。但是這段經文給了我們重要的提醒,讓我們知道信仰不只是在教義的認信上,也要在實際的愛人行動上顯示出來。耶穌以當地牧羊人的經驗,講到「分別」的景況,當時牧羊人在日間放牧時是不分山羊與綿羊一起放牧的,但是到入夜以前就要把牠們分開來,因為山羊與綿羊對於保溫的需求不同。這樣的分別,就類比成為人子對能否進入上帝在創世以前所預備的國的一個「分別」。這個分別是人們是否確實地關心周遭的弱勢者,也就是在社會上生活困難的人。作在他們身上的照顧就如同作在我們的主身上。福音所列舉的這些作在弱勢者身上的行動,包括了飢餓的人要給予食物;口渴的人要給他們水喝;異鄉人要接待;沒有衣服穿的要給他們衣服;生病的人要得到照顧;被關在監獄裏的人要關顧;在基督的教會傳統上以上被稱在「六件善事」,後來加上了死者要協助其安葬,成為了「七件善事」,對應於「七宗罪」。這些事其實都包含了當代的各項基本的社會慈善行動。不管是否是基督教的社關團體,甚至非基督宗教團體的社會慈善行動也都在這些項目中。但是基督徒的信仰群體,更是不能忘記實踐這些行動,因為對我們而言這些都是「作在主的身上」。請問新的一年你或你的信仰群體是否有關懷周遭弱勢的具體行動、計畫或機制呢?讓我們可以關心社會中的弱勢者,也就是作在我們的主身上的服務。

【經文默想】

馬太福音25章40節
王回答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做在我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