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6日(晚禱) 【丙年.顯現節後第三主日】

【丙年.顯現節後第三主日】

2025年1月26日(晚禱) 【丙年.顯現期.顯現節後第三主日】每日三讀三禱運動

【晚禱經課】

路加福音4章14-21節 耶穌在會堂讀經

【默想】

耶穌回到自己家鄉的會堂讀經,為何會引起如此的敵視呢?仔細看耶穌讀的經文,就是引自以賽亞書六十一章1-2節,但是耶穌並沒有讀出最後一段的文字,也就是「上主報仇的日子」。猶太人一直關注上主為他們向外邦人,特別是欺壓他們的人施行報仇的信息,但是他們卻忘記了上主裏的恩典,祂的好消息是有關貧窮的(經濟上需要援助的)、被擄的(不得自由)、瞎眼的(或有病痛的,過去以為這是犯罪的結果)、受壓制的人(活在各樣的壓制下不得自由,看不到希望的人)。這些人在猶太人的社會中仍然存在,這些原本都是認真遵守律法的社會中所不應該(不會)存在的,因為認真遵行律法的社會,是會條件彼此互助的,可見他們並沒有認真地遵守律法的真義,他們只是關心外人如何遭到報應,但是卻忘了自己的生活與上主的標準仍有一段距離。所以當耶穌未提到上主向外人報仇的經文時,就會引起民眾的反感與憤怒。有時要求自己的群體反省是極不容易的,自己人點出自己人的盲點,往往不會得到讚賞,有時還會受到敵視,這是需要勇氣的事。你可有勇氣對自己,以及對自己所在的群體提出反省嗎?最後,請留意,這段經文往往也被視為耶穌作為彌賽亞的使命宣言,或是「彌賽亞的就職宣言」,請仔細看看在祂所採用的經文中,有多少社會的向度?有多少內在的向度?兩者之間的關係又如何?

【經文默想】

路加福音4章18-19節
「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宣告:被擄的得釋放,失明的得看見,受壓迫的得自由,宣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