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顯現期第五週.週五】

【晚禱經課】
使徒行傳9章26-31節 使徒們不情願地歡迎保羅
【默想】
掃羅剛才經歷生命的巨大變化,這變化是由於他遇見了復活的基督,他拒絕過的見證。彷彿若接納耶穌作為基督,就勢必會否認自己過去所認知、委身的信仰,他作為上主頒賜律法的選民的身份也會隨之動搖。但是他還是接納了,因為他活生生地親自遇見了那位他所迫害的耶穌,於是過去對信仰、對上主的一切認知都被顛覆了,他過去的一切信念並非被否定,而是從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角度看到上主高過一切人所想像的作為,於是他降服了。他並沒有默默地接受改變,滿足於自己信仰上的提升,他反而積極地要去傳揚他的信仰歷程,於是他到了耶路撒冷,初代教會的中心,使徒們的所在,希望與他們聯繫上,加入他們大使命跟隨者的行列。可惜的是,因為他的轉變過於巨大,實在叫人難以置信,縱使他過去的養成使他能更有組織及條理地與反對的人們辯論那些他過去曾深信不疑的觀念,至 終仍無法取信於使徒們,於是眾人紛紛避之。這時這位生在希臘世界(賽浦路斯)的利未人,被人稱作巴拿巴,也就是「勸慰子」,意即鼓勵者(son of encouragement),他接待掃羅,把他引薦給使徒們,為他作證,將他的改變告訴了使徒。於是掃羅得到了這個新的信仰群體的核心所接納。巴拿巴當時可能還不能完全明白,他的這一舉動,對教會歷史巨大的影響。一如聖經過往的精神,一個接納,可能帶來意外的結果(如接待了天使)。在經文裏,我們看到上主會用彼得、雅各這樣的人成為艱難時期的領袖,也會用掃羅,也就是後來的保羅這樣有能力宣教的人,也會用巴拿巴這樣能鼓勵人信任與接納的人,早期教會就是由不同成長背景、不同養成、不同性格的門徒(跟隨者)的相互效力之下展開了大使命的工程。你是屬於那一種恩賜呢?你如何接納自己的恩賜,也接納不同的人,鼓勵他們的恩賜被信仰群體所肯定,願意進一步委身呢?
【經文默想】
使徒行傳9章26-27節
掃羅到了耶路撒冷,想與門徒結交,大家卻都怕他,不信他是門徒。只有巴拿巴接待他,領他去見使徒,把他在路上怎麼看見主,主怎麼向他說話,他在大馬士革怎麼奉耶穌的名放膽傳道,都述說出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