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顯現期第七週.週一】

【早禱經課】
列王紀下24章18節至25章21節 耶路撒冷之難
【默想】
西底家王顯然沒有從他的弟弟約雅敬及姪兒約雅斤的遭遇中得到教訓,他也沒有聽從耶利米先知的警告(耶二十七)。他一方面繼續行上帝眼中看為惡的事,另一方面在政治上他選擇了背叛了當時的強權巴比倫,而倒向另一個強權埃及,以致最終導致國破家亡的境地,耶路撒冷以及聖殿都被毀了。聖殿中象徵著以色列從所羅門王時代光輝的各樣寶物、器皿也都被毀或被帶走。就這樣以色列—猶大引以為傲的–聖城,以及作為信仰上有形的依靠–聖殿,應許的象徵—大衛家的王朝等等,一夕之間就全部失去了。甚至連百姓也不能留在應許之地,許多人被迫要離開他們的家園,流放到異邦。造成這樣的災難是整個選民的群體共同要負的責任。我們同時也看到末代的諸王(約雅敬、約雅斤、西底家),儘管先知們不斷提醒,但他們並未感受到危機的急迫,都著眼在政治的局勢上,以為問題的癥結是在外部的列強之中,所以一切盤算都受困於埃及或巴比倫之間的抉擇。在這樣的格局下,根本無法讓人看到前景。其實在一切外在的「局勢」之上,整個社會或族群的信仰狀況,也是重要的關鍵因素。所以先知一再提醒,失去了自身的信念,放棄了上主所賜下的律法(教導)精神的生活,一味地依附強權的強國之道與他們的信仰,終究導致了社會公義的崩壞與瓦解,人民生活再無昔日的平安。百姓也因為信仰的混亂,最終失去自身作為上帝選民的身份,這是多麼令人惋惜的景況。現在的「局勢」,在大國間的對立、區域戰爭的陰影下,你如何從信仰來看問題的癥結?在陰霾重重下你如何尋求上帝的旨意?當那些我們以為可以依靠的因素都失去時,或許我們才會看到真正的出路。
【經文默想】
列王紀下25章13節
耶和華殿的銅柱,並耶和華殿的盆座和銅海,迦勒底人都打碎了,將那銅運到巴比倫去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