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早禱) 【丙年.大齋期.棕樹主日】

【丙年.大齋期.棕樹主日】

2025年4月13日(早禱) 【丙年(路加年).大齋期.棕樹主日】每日三讀三禱運動

【早禱經課】

以賽亞書50章4-9a節 僕人順從受苦

【詩篇回應】

詩篇118篇1-2,19-29節 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

【默想】

先知說明他的蒙召是要用言語扶助那些疲乏的人,當時的對象是那些流落異邦的百姓,他們疲乏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感到被遺棄了,像個棄婦的孩子,被上帝所遺忘。但是先知提醒他們,其實是我們自己忘記了上帝,我們沒有等候祂,所以會落到失去身分的境地。然而上主並沒有忘記我們,並且藉著先知日日提醒我們,要我們去經歷祂的能力,「我的膀臂豈是縮短?我豈無拯救的能力?」先知的角色與信息,並不容易為百姓所接受,甚至受到逼迫、羞辱,使得先知猶如「受苦的僕人」,然而先知並沒有退縮,仍然堅持其信息,也等候上主的幫助,期待上主為他辯護,不讓他抱愧蒙羞。上主更稱他為義,也就是證明他的無辜。先知的經歷也是上主「選民」的經歷,在艱困中見證自己與上帝的關係。先知的經歷也預表了基督的經歷,明知任務不易,仍然要喝下上主要祂喝的苦杯。先知的經歷也是我們跟隨主的人,以及信仰群體的經歷,在受苦中,安慰疲乏失去盼望的人們,堅定信靠上主,讓人知道上帝並沒有遺棄祂的百姓。你想現代上主的僕人要用什麼言語扶助這時代中疲乏的人呢?誰又是這社會中疲乏的人呢?

【經文默想】

以賽亞書50章7節
主耶和華必幫助我,所以我不抱愧。我硬着臉面好像堅石,也知道我必不致蒙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