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晚禱) 【丙年.復活期第二週.週一】

【丙年.復活期第二週.週一】

2025年4月28日(晚禱) 【丙年(路加年).復活期第二週】每日三讀三禱運動

【晚禱經課】

啟示錄1章9-20節 給耶穌作的見證

【默想】

啟示錄是一封寫給當時教會的信,作者是被囚禁在拔摩海島的約翰,受信的對象是他的弟兄(姊妹)們,也是當時處於受逼迫中的教會及信徒們,所以書信的作者與讀者都是正在一同為基督受苦的人們。約翰形容他和受信者們都是在基督耶穌的患難與國度、忍耐中一同有分的一群人。若仔細想想「患難、國度與忍耐」彼此是有矛盾與張力的,國度原指彌賽亞所帶來的福氣,是基督工作的成果,是要給我們的賞賜。然而要進入國度的過程中,往往要經歷不同程度的患難,福氣與患難彼此有張力,但當我們進入國度後,患難的過程也就成為了福氣的一部份。要使患難成為福份,其中「忍耐」是不可少,忍受苦難正是基督的見證,我們在忍耐中才會被形塑成為基督的樣式。所以遇到患難不要以為奇怪,這是獲得福分的過程,猶如經過十架的苦難,才有復活榮耀的彰顯。在約翰所看見的異象裏,安慰受苦教會的基督,被描述成讀者們所熟悉的,在但以理書中的駕雲降臨的那位人子(但七13),七星比喻傳達信息給教會的使者,七間教會,其實也是指所有的教會。口吐利劍,就是指主的「道」,如希伯來書「上帝的道如兩刃的利劍…」(來四12),上帝的道又如聖靈的寶劍(弗六17)。這異象的畫面就是復活的基督要安慰及提醒正在受苦的教會。請問復活的基督以勝利者的身份降臨在因跟隨祂而受苦中的教會中,這個圖像對你的信仰可有任何意義?

【經文默想】

啟示錄1章17-18節
我看見了他,就仆倒在他腳前,像死人一樣。他用右手按着我說:「不要怕。我是首先的,是末後的,又是永活的。我曾死過,看哪,我是活着的,直到永永遠遠;並且我拿着死亡和陰間的鑰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