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聖靈降臨期第九週.週四】

【早禱經課】
以賽亞書9章8-17節 對驕傲自大的審判
【默想】
〈以賽亞書〉前半部(第一至三十九章)的主要內容和〈阿摩司書〉、〈何西阿書〉以及〈彌迦書〉一樣,都是在主前第八世紀的時空背景。以賽亞是在南國猶大蒙召作先知,但是今天的經文中,他卻發出了有關北國情況的信息,聽眾卻是南國的當權者。此時北國正受到亞述的壓迫與入侵,但百姓卻不知亡國的癥結所在,仍然「驕傲自大」,所以先知希望緊鄰他們的猶大能引以為鑑。請觀察今天的經文,是什麼情況讓上主感到要從首領到百姓,也就是從棕樹枝到蘆葦(參第14節),從老到少都要一併懲罰呢?當一個社會或社群,由於制度上的不義,使得其中的百姓生活不能講求公平,導致了人人變得自私,只為自己,這樣公義在社會中,就無法建立。此外,由於錯誤的宗教,使得維繫一個制度背後的信仰(信念),強化了不公義的結構,於是文化就顯得私慾橫流,先知看到這樣的社會,深深地感到無望。對於維護社會公義,我們能作些什麼?信仰的力量如何能使一個不理想的社會中生活的信仰群體,仍有力量堅持實踐公義生活的理想?
【經文默想】
以賽亞書9章13-15節
這百姓還沒有歸向擊打他們的主,也沒有尋求萬軍之耶和華。耶和華在一日之間從以色列中剪除了頭與尾-棕樹枝與蘆葦-長老和顯要就是頭,以謊言教人的先知就是尾。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