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聖靈降臨期第十四週.週三】

【早禱經課】
耶利米書20章1-18節 先知的哀歌
【默想】
今天的經文顯示了先知心中的痛苦。今天他傳講信息不像之前在欣嫩子谷的瓦片那場講論來得順利,因為他來到了聖殿,在當時宗教領袖看來這是一種「侵門踏戶」的行為,所以這次他們就立即採取反制,直接將他關起來。這讓我們想到耶穌潔淨聖殿時的情景,耶穌當時的行動也種下了祂上十架的種子。耶利米在關押中斥責祭司的總管,他們和百姓們將要受到「四面的驚嚇」。然而他自己的心也同樣地起了一陣陣的波瀾,從接下來他向上主的禱告中,就顯示出了他的矛盾與掙扎。他不忍了,他直接言明,覺得自己好像被上主所欺哄了,儘管他忠心地履行他的呼召,傳講上主要他傳講的信息,然而他非但沒有因此更受到尊重,反而因此招來種種人身的攻擊、各樣的戲弄與羞辱。他真的想不再傳講了,他甚至要下決心:「..我不再提耶和華,也不再奉他的名講論..」但是他又感到「有燒着的火悶在我骨中,我忍受不住,不能自禁。」(第9節)你想他所感到的「在我骨中燒著的火」是什麼樣的火呢?可能是一種連他自己也感受到的使命感嗎?看來好像是的,所以他又說道:「…耶和華與我同在,好像可怕的勇士。因此,迫害我的都絆跌,不能得勝…」(第11節),他同時也讚美上主說:「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歌!要讚美耶和華!因他救了窮人的性命脫離惡人的手」 (第13節)但卻矛盾地,接著他又咒詛起自己的生辰。我們可以盡最大的能力體會先知複雜的心情,當一個事奉的人心中充滿使命感,可是外在的環境卻是那麼艱辛,彷彿在打一場無法勝利的戰,還要孤單地承受著因為這使命,而帶來長期的痛苦與屈辱,他自然會對上主的呼召與動機感到疑惑,然而也往往就是在這種痛苦的張力之下,人才更能體會到上主複雜的心情。所以上主之前要他看陶匠在形塑器皿的過程,讓他體會到有時服事的人,往往一方面痛苦,也一方面期待上主的手,如倪柝聲弟兄的詩歌裏有這樣的例子「求祢留下剝奪的手給我」。潘霍華也有類似的經歷,在他的《獄中書簡》中,也有類似的句子,後來被譜成泰澤的詩歌:「主,引導我心思歸向於祢。在祢內有光,祢不捨棄我。在祢內有援助,在祢內有堅忍。縱然我沒認清祢的安排,但我知道這路是為我而開。」上主有時會讓我們經歷一些難處,雖然我們無法瞭解祂讓我們如此經歷的整個理由,但卻知道祂有更高的旨意。如果是你,你是否也會願意堅持下去等到上主的旨意顯明呢?
【經文默想】
耶利米書20章9節
我若說:「我不再提耶和華,也不再奉他的名講論」,我心裏便覺得似乎有燒着的火悶在我骨中,我忍受不住,不能自禁。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