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沂珊姊妹/撰
- 棄泉逐偶終成枯,回轉歸父得活路
以色列百姓離棄「活水的泉源」,鑿出破裂的池子(耶利米書2章4-13節),在偶像中迷失,仍自以為無辜(耶利米書2章23-35節)。然而上主仍以慈愛呼喊:「背道的兒女啊,回來吧!」(耶利米書3章14節)。這悔改的呼聲與新約的提醒相呼應──信心要靠恩典堅固,不可被異端誘惑(希伯來書13章9節),並要藉耶穌常獻頌讚與行善為祭(希伯來書13章15-16節)。今日我們是否也被現代的偶像所吸引,以物質與自我取代真神?在忙碌與混亂中,是否仍聽見天父慈愛的邀請,願意回轉到祂活水的泉源? - 2. 謙卑受牧同赴宴,效法基督獻己心
- 耶穌在筵席中教導:「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甘卑微的,必升為高」(路加福音14章11節),並呼召我們邀請貧窮與殘疾者同席(路加福音14章13-14節)。耶利米則預言上帝必賜合祂心意的牧者,以智慧牧養百姓(耶利米書3章15-25節)。而保羅提醒教會的監督要聖潔正直、樂意接待外人,並能以真道牧養群羊(提多書1章7-9節)。今日的教會若真效法基督的謙卑與虛己,不為地位而爭,而是以僕人心腸牧養人、服事人,必能讓更多人嚐到天國筵席的喜樂。你是否願意成為這樣的牧者,或在謙卑中領受別人的牧養?
- 受苦忠僕心堅定,患難避難主同行
先知耶利米因忠心傳道而受辱,甚至求問上主:「我的痛苦為何長久不止呢?」(耶利米書15章18節),但上帝應許使他成為「堅固的銅牆」(耶利米書15章20節)。保羅同樣勉勵教會尊重那為主幾乎捨命的以巴弗提(腓立比書2章25-30節),並珍視忠心的同工(歌羅西書4章7-12節)。耶穌提醒門徒,跟隨祂必有刀劍與分裂(馬太福音10章34-36節),但祂也應許在患難中成為避難所(耶利米書17章17節)。當我們因信仰遭遇逼迫或掙扎,是否能像先知與使徒那樣堅心依靠?你是否願意在十字架的道路上,以順服與忍耐,經歷上主作你永遠的力量與保障?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