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聖靈降臨期第廿二週.週二】

【經課】
哈巴谷書3章1-16節 先知的祈禱
【默想】
先知哈巴谷用帶著悲調的「輓歌」形式作了一首詩歌,為國家及百姓代禱,他首先表達了上主的「大而可畏」,一聽見上主的作為,先知就感到懼怕、驚奇。他無法祈求上主不施行懲罰,但卻求祂憐憫,期待懲罰中仍有恩典。經文中三章3-15節詩句中盡是形容上帝的憤怒,當祂發怒時自然界也感受到顫動,大地、山嶺、江河都要崩壞。這是我們難以想像的畫面,就在這樣的處境中,先知帶著恐懼與戰兢為了百姓與國家祈禱。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要求什麼呢?要如何祈禱呢?所以這種感到「無言以對」的情況,第16節,先知提到「安靜等候」。安靜是因為無法形容,以及面對「大而可畏」的上帝時,不知要從何開始祈求,或是要「教」祂如何解救。最後只能以「無語」的安靜來祈禱,祂盡都知道,祂有我們測不透的旨意,因此接下來只有「等候」,等候將要來臨的困境,等候在困境中祂的憐憫,等候在困境中讚嘆祂的作為,此時的心情,既是無力感的「悲從中來」,亦是信心中的「期待」。你也有這樣的經歷嗎?對外在的環境無言以對,又感到若非上帝許可,困境也不可能臨到,一切都無能為力,但又澆不熄心中的期待,所以只能看似無所作為的「安靜等候」?在暴風雨的面前靜下來,使我們想起詩篇46篇10節:「你們要靜止勿動,要知道是我、上帝、要在列國中被尊為至高,在全地上被尊為高超。」(呂振中譯本)
【經文默想】
哈巴谷書3章2節
耶和華啊,我聽見你的名聲;耶和華啊,我懼怕你的作為。求你在這些年間復興你的作為,在這些年間將它顯明出來;在發怒的時候以憐憫為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