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晚禱) 【乙年‧復活期第一週‧週一】

【乙年.復活期第一週‧週一】

【晚禱經課】

哥林多前書15章35-49節 復活的身體

【默想】

這段保羅論到復活的經文告訴我們,「復活」是指我們現在的身體必須經歷死亡,且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正好相反,死亡是真正生命的開始。我們現在的身體經歷死亡後,在復活裏我們要承受一個新的身體(形體),這是不能朽壞的;最後,若是以為死亡是生命最後的終結,那麼我們會在沒有指望下生活,無論怎樣生活,結局都是一樣邁向沒有意義的虛無。於是有些人就覺得不如過放縱的生活,因為所有的意義都會隨死亡而消失。你如何看到復活的指望?你要認真看待這事,因為這會影響你的價值觀。其實,從末世論的角度,人復活後是時間以外的經歷,我們只能從信心中去揣摩及接受復活的盼望。這個由信心所帶來盼望,顯示我們這些活在時間中的人,終會戰勝時間的侷限,生之意義要從永恆的角度來看。你如何活出這樣的信心呢?你的生活如何表現出這種盼望呢?這是作為信徒,在世生活態度的抉擇。顯然「趁著今日吃吃喝喝」,並不能表現出這種信念。復活的生命不是死後才開始的,復活是從我們決志要接受上主預備的恩典時就已經展開了,也就是說開始步上了上主之國的行程,所以有人說這是「天路歷程」。你是否意識到你的人生,也是在一場天路歷程呢?

【經文默想】

哥林多前書15章42-44節
死人復活也是這樣。所種的是會朽壞的,復活的是不朽壞的;所種的是羞辱的,復活的是榮耀的;所種的是軟弱的,復活的是強壯的;所種的是血肉的身體,復活的是靈性的身體。既有血肉的身體,也就有靈性的身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