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年.聖靈降臨期第廿二主日】

【午禱經課】
希伯來書5章1-10節 基督所受的苦難
【默想】
按猶太人的傳統,以血緣來說,耶穌是不能擔任猶太人意義下的「大祭司」,因為他不是利未人,更不是亞倫家的後人。但希伯來書的作者卻強調,基督是更美的祭司。這個祭司的位分不是繼承自亞倫家的統緒,當然也不是當時的皇帝所指派的御用祭司;而是繼承一個創世記中神祕的人物─麥基洗德(創14:18-20),他幾乎沒有任何的背景介紹,聖經只記載他是撒冷王,是至高者的祭司,所以他兼有王位及祭司的身分,亞伯拉罕還要向他獻上十分之一,所以希伯來書的作者將耶穌祭司的身分,直接連於麥基洗德。我們看到麥基洗德彷彿是上帝在舊約中留下的伏筆。不同的是基督是永遠的大祭司,是得救的根源。祂經歷了肉身限制下的生活,祂也曾流下痛苦的眼淚,所以越是苦難中的人,祂越能體會,也因此祂才能成為我們的中保(或祭司,即上帝與人中間的調人),祂深深了解上帝也認識到人。你我是因祂而承受上主恩典的人,是否也能成為上帝與人的橋樑呢?你可有努力地更多的認識上主,更深地認識人,好能帶給我們周遭的人認識上帝所精心策劃的救恩?
【經文默想】
希伯來書5章9-10節
既然他得以完全,就為凡順從他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並蒙上帝照着麥基洗德的體系宣稱他為大祭司。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