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君華牧師/撰
教會的年曆已經進入了常年期,在教會年曆中有兩段常年期。第一段常年期的時間在顯現日以及耶穌受洗主日後到大齋期(四旬期、預苦期)的頭一日,也就是在聖灰日之前,大約6-7週,過去這一段時間則歸入「顯現節期」,晚近才獨立了出來歸入常年期。第二段常年期則是在聖靈降臨主日後到教會年曆的最後一個主日—基督君王主日,約26-27週。這兩段時期的禮儀顏色是綠色,綠色意謂著是大自然的顏色,第一段常年期,即顯現期後是著重一年的開始的希望與生機,第二段聖靈將臨日則是象徵聖靈降臨後欣欣向榮的生命力。
常年期,尤其是第二段的常年期跨越的時間很長,五旬節聖靈降日後的首個主日是「聖三一主日」,最後一個主日是「基督君王節」(又有作「成全主日」)作為教會年曆的年終結尾,幾乎覆蓋了整個下半年以基督徒生活為主題的主日。所以這段時間信徒當積極地將上半年對基督的深入的認識,活化在我們的門徒生活之中,使我們的生活見證充滿活力。
在這其中靈性的操練是必須的,我們需要從被動的聽道或上課,這些理智上的認識,進而成為我們「心靈的習慣」,主動地親近我們的主基督,習於過聖靈引導的生活,以信心回應生活上的種種挑戰。在這過程中,我們需要主動地用「心靈」來聆聽主的話,透過默想主的話,使之成為我們心靈的食糧,實踐主道的生命力量。
所謂操練就是要持之以恆,每日都做同樣的練習,日積月累才能產生果效,鍛鍊出生命的力量。
每天要做什麼?怎麼做?日後我們《每日三讀三禱》會提供一系列的建議。在一切的操練之間,這禮拜先作一個基本的練習,就是「安靜」的練習,讓我們的心能夠靜下來。心是最容易受外界影響的,而且不受控制地會分心在許多外在事物上,所以有「心猿意馬」、或「三心兩意」這樣的形容。
心靜的操練先要從外而內開始。初學者先找一個固定不易受攪擾的時間及環境,固定讓自己學習「靜下來」,建議先從5分鐘開始練習。讓外在的安靜也影響著我們內心歇息,此時可以有一個舒服的姿勢或坐或站都可以,唯一要注意的是脊椎要伸直,因為彎曲的脊椎會讓我們不舒服,也不能持久。
姿勢安定後,將注意力集中在我們內在的心靈,並且用心靈來向主祈禱,這時可以用「非常非常簡短」的祈禱開始,不要長篇大論,感受自己此刻是在安靜中,且主臨在我的心靈中。
此時若有「其他」的念頭浮現,就立即意識到它們的干擾,並且已簡單祈禱讓起了波瀾的心安靜地回到面對主的情境裏,記得耶穌曾經以簡單的話平靜了翻騰的海。 以上就是第一步,先從「靜心」開始每日的操練,希望可以練到每天有三段安靜的時間,每次時間不需長,然後這樣試著配合《每日三讀三禱》的聖經進行默想,相信今年下半年的常年期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