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再談靜心的預備

龐君華牧師/撰

上期談到我們要先從「靜心」開始每日的操練,安靜的操練是由外而內的,也就是由外在的環境,到內在「收斂」的心神。

外在的環境預備不難,在靜心祈禱前,先選擇好一個不受攪擾、不易使人分心的空間,設定好要操練祈禱的時間,選擇一個舒服的姿勢,或跪、或站、或坐,原則是要能持久、舒適、不會令你分心。要作到可以持久,就要「脊椎伸直」,當我們上身脊椎自然地伸直時,呼吸就會順暢,內臟也不會受到擠壓,這時可以保持較長久的時間,不讓身體上的不適使我們分心。如此經久的鍛鍊,可以很快達到初步的安靜。

相對而言,內在的安靜則需要花點功夫鍛鍊。要作到高度的專注,也就是心神的「收斂」。首先我們要將注意力集中,感受到專注的注意力,往往這就是我們的「意識」所在。 一般而言,我們的「心思」是最不容易集中的,一點動靜、念頭升起,就會使我們分心。分心的其況下,意識就不能集中。當我們安靜時,我們的心就自然地會浮起許多的「念頭」,有些還是我們平常不注意或是已經遺忘的念頭,往往這時念頭就會在心底悄悄地浮起,就會有「越靜越紛擾」的情況。

此時我們一來可以利用深呼吸先使自己的身體更加放輕鬆,只需短暫地專注且刻意地將呼吸拉長,以達至身體的放鬆,內心也就不緊張。其次就是短禱。藉著反覆連續的短禱,可使自己的心進入祈禱的狀態。

這些短禱可以是一些最短的祈禱,如「主啊!救我!」、或「救我」(太14:30)。「上主請快來救我!」(詩70:5)這些都是聖經中有的短句。讓主把我們從心中翻騰的風浪中救出來。來回持續地短禱,直到心靈的風浪得到平靜,回到一種寧靜的節奏為止。這些都是「靜心」的操練,然而這一切都只是安靜的預備,禱告與默想的前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