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三一主日

龐君華牧師/撰

聖靈降臨主日後,緊接著的就是聖三一主日,這個主日的來到意味著教會年曆上半年的結束。教會年曆的節期與經課,都是與基督生平的理解以及教訓的實踐為主,讓我們能週而復始地「活在基督裏」。

在年曆上半年的節期與經課主要是與基督事件或故事為主,如基督的誕生、受難與復活等等。在瞭解這些事件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加以詮釋,所以一方面會牽涉到我們的教義,另一方面,我們每年根據新的生活經歷作為背景,再次與信仰群體的伙伴們一同更深入地認識基督、祂的工作及救贖的進行。

綜合了上半年的經歷,年曆到了下半年,經課的內容開始以指引那些跟隨基督的子民們,在世上生活的實踐。如何度過耶穌最後祈禱中所提到的「在世而不屬世」的生活。

上半年與下半年的分水嶺就是「聖三一主日」。因為總結了上半年對耶穌生平各方面的理解,對於彌賽亞的等候、基督降生前的預告(將臨期)、在馬槽裏降生的基督(救主降生日,聖誕節期),降生後到耶穌再次出現在歷史的舞台(顯現日,第一段常年期),到基督受難的經歷,以及越來越濃烈的受難氛圍(大齋期、四旬期或是預苦期),直到復活的黎明來到,復活的耶穌與門徒有50天的相處,然後基督升天(復活期)。

然而事件並不停留在此,那些按著基督的吩咐等候聖靈的門徒,突然聖靈大動作的降臨,於是門徒一改過往的怯弱,大膽為復活的基督作見證,這時新信仰群體也成形,在聖靈的指引下繼續為復活主作見證,也引領著人們加入門徒的行列。

我們經過這一切,對上帝就完全理解了嗎?其實我們還在不斷地認識祂,歷代教會逐漸認出,我們的上帝,在基督裏、在聖靈的工作下,漸漸明白到祂是一位三一的上帝,由聖父與聖子及聖靈三個既獨立而又合一的位格組成,我們能經驗到,因為祂與我們的救恩息息相關,但我們卻無法說明,因為無法將其歸類到我們任何的經驗範疇中,某種程度上最多也只能作出局部的類比。

對於三一上帝的理解,直到當代在基督宗教的神學界、教會生活以及靈修的作家們當中,都還在繼續地理解中,有新的論述,也有不同的著重點,幫助我們對上主更敬畏地、也更謙卑地認識祂。

認識三一的上主,其實也讓我們自己認識人類社會共融的典範。在1408-1425年間,俄國的聖像畫(icon)畫家安德‧魯夫Andrew Rublev,以造訪亞伯拉罕的三位使者為主題,繪製了一幅〈上主聖三〉(The Holy Trinity)的聖像畫,畫中的三位動作相貌幾乎完全相仿使者,同坐在餐桌前,共商著人類救贖的大計,形成背上的翅膀,顯示了他們是屬天的,在神聖的光輝下,他們高度相似的的面容,整體上呈現出祂們的無限,與超越了時間的氣氛。日後許多人都以凝視這幅聖像畫作為靈修默想,也常用這畫作為聖三一的圖像或插畫,有人在展覽時,將一面鏡子放在圖畫的下方,觀看與默想的人,也在聖三一的想像中,反觀自己,交織著神性與人性、慈祥與敵意、…融合而成的自己。

此外,他們的面容與神韻都充滿了皎潔與神聖的光輝,而且他們的光輝彼此相互呼應著,形成一種特有的「團契」關係,這是最高境界的共融,在分崩離析的人類社會中,我們渴望從聖三一的共融中,找到人類社會和解、團結的典範與力量。

在這個主日中,請我們一起祈禱也預備,確認我們的信仰,體驗聖靈所帶來復活與救贖的力量,與聖三一的上主一同聖化祂所創造的世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